主要有三点:
第一:参考书笔记不需要完全自己做,看完书没有画思维导图,即第一阶段的知识整合简化没有做好。
之前买上海大学辅导书的时候,有辅导班已经做出了成熟的参考书笔记,然后换了上上海交通大学的时候发现并没有比较好的参考书笔记,只找到手写的,字迹也不能看清楚,如果能找到,我是强烈建议参考书笔记在历年学长学姐整理的基础上补充,不需要自己手写笔记。
第二:学习顺序弄错,切记参考书笔记——真题——专题,这里重点提一下看论文的方法。
之前看见学长说,他会反复的看论文,然后会把那篇论文的提纲列、思路出来,我想说可能每个人的方法真的是不一样的 ,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于我来说效率比较低,可能有的文章特别好、特别重要,需要这样看,但是大多数文章是不需要的,只需要同一个主题的论文整理成一个专题,就是把他的好的部分挑出来就行了,比如说这篇论文的背景,那篇论文的特点,这篇论文的解决方法。
第三:整理笔记不够及时。没有及时整理印象笔记。
之前看到公众号的各种内容就收藏到印象笔记,后期量大整理起来特别麻烦,所以定期整理的习惯特别好,三天整理一次,最好能每天整理,上课也是,吸收多少、整理多少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fkyedu.com/5481.html